本文目录一览: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有哪些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企业职工社保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不同。在同一时间缴纳社会保险(缴纳工资相同)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同一缴纳年份,同一时间退休情况下,退休金享受是相同的。一,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企业职工社保有区别如下:1.社保购买里面种类不同由于在社会保险(1)里面,明确对于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是必须由单位进行缴纳,因此职工社保里面是具体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而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名义购买的社保,由于没有单位挂扣是无法购买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不可以享受生育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的待遇。2.社保购买所需要缴纳费用不同单位缴纳社会保险,除了要求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需要由单位缴纳以外,其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他的保险种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退休保险)都是按照当地政策由个人以及单位按比例缴纳的,例如广东是个人需要缴纳40%,而单位需要缴纳60%。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要求除了无法购买的种类,其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他的保险种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退休保险)所产生的费用都是由个人全额承担。3.养老保险种类里面,记账不同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是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就记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社会保险,需要全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和单位社保相比,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就需要把单位需要缴纳的部分都给予,因此个人购买社保产生费用是比较多的。二,同情况对比下,退休所享受的退休金是一样的。退休金,是受到公民参保时候的工资,地方政策,参保总时间,退休时间等影响的,若在同情况购买,时间相同情况下,那么退休所享受的退休金是相同的。根据社会保险法可以了解到,对于养老保险里面分为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以及个人账户。无论是单位购买社保还是个人购买社保,都是按照养老保险要求的比例分开记账(单位社保个人只需要缴纳个人部分,个人购买需要全额缴纳但是记账分开),因此在申请工资一样的情况下,其个人账户资料也是一样的。个人账户资金影响到以后退休金的享受。因此,若2个人同时在A市同一个时间申请购买单位保险以及个人保险,而且其申请购买时候的工资是一样情况下,在期间没有相关工资变更而且在同时满足当地退休购买社保年限以后,申请所领取到的养老金是一样的。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是什么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如下,参加的险种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可参加失业保险。在职职工不同,在职职工参加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不同,灵活就业人员,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为缴费基数。在职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基数,按4.2%或8%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是什么?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的社保,跟企业在职职工参保的社保,实际上都是属于职工养老保险,那么这个职工养老保险是同一种养老保险,本质上来讲是没有任何的区别的。也就是说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可以转移成为企业在职职工社保,当然企业在职职工社保也可以转移成为灵活就业的社保,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他们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移,并且缴费年限也是能够累积计算的。
缴费主体不同:灵活就业社保缴费主体只能是个人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而职工社保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其实这是最大的区别,企业在职职工他的这个养老保险是由单位和个人来共同承担的,基本上企业承担2/3的缴费比例,那么个人仅仅只需要承担1/3的缴费比例,所以说企业职工,自己所承担养老保险的缴费相对是比较低的。
缴费基数不同:灵活就业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以,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职工社保是以职工工资情况计算。这个很好理解,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单位开工资,缴费基数只能参考当地的平均工资来靠档,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60%到300%都有。由此可见,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根据自己的缴费情况,也可以领取到很高的养老金,有人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领取的少,这是没有根据的,养老金的多少是由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来确定的。大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个是不会变的。
拓展资料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2020年1月1日起,在内地(大陆)就业、居住和就读的港澳台居民将拥有社保卡,与内地(大陆)居民一样,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
2020年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
自2020年11月1日起,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
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区别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的区别如下:
1、参加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的险种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可参加失业保险。
在职职工:在职职工参加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就是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我们常说的“五险”。
2、缴费基数不同:灵活就业人员: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为缴费基数。在职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3、缴费比例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基数,按4.2%或8%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在职职工:在职职工缴纳社保的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2)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9%,个人缴纳比例2%;
(3)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缴纳比例0.2%;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
灵活就业人员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区别具体如下:
1、费用的负担不同。在企业缴纳,是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的,而个人缴纳只能由个人承担全额的社会保险费;
2、缴费比例不同。企业缴纳社保,职工本人承担缴费比例的8%,企业承担的缴费比例是16%。而灵活就业人员按照20%的比例缴纳社保;
3、缴费基数的不同。企业缴费基数应当按照职工的工资水平来缴纳,最低60%最高300%,职工个人不能选择。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以自由从60%-300%选择;
4、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不同。国家为了促进职工就业,稳定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对于企业招纳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社保补贴,但是享受补贴的范围仅限于企业负担的社保部分。而灵活就业人员最高不超过个人负担的2/3;
5、女性退休年龄不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国家规定是55周岁。而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女工人是50周岁,女干部、管理岗位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才是55周岁。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灵活就业人员和职工虽然缴费金额不同,未来退休的时候,相同地区、相同退休年龄产生的养老金待遇都会一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