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周亚夫之死(周亚夫之死的原因)

admin 2022年09月23日 16:26:14 26
周亚夫之死(周亚夫之死的原因)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西汉名将周亚夫怎么死的?2、...

本文目录一览:

西汉名将周亚夫怎么死的?

在狱中绝食而死。

周亚夫乃汉朝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次子。汉文帝时期,周勃去世后,长子周胜之继承爵位。但是周胜之与妻子,也就是汉文帝的一个女儿,感情不合,后因罪被废。不久汉文帝封周亚夫为条侯,以继周勃。景帝时期,周亚夫为将军,率汉军平定七国之乱。后来出任丞相。在丞相任上,渐渐受到汉景帝的猜忌。周亚夫罢相后,有人告他谋反,因此事下廷尉审问,周亚夫就在狱中绝食,最后吐血而死,封国也被废除。

周亚夫年轻的时候,在河南郡当太守。当时有位相术大师许负非常有名,看了他的面相后对他说:“您三年后将会被封为列侯,过八年后拜将封相。再过九年后你就会饿死。”。周亚夫笑着说:“我哥哥已经继承我爸的爵位了,即使他死了,还有他的儿子,哪轮到我。再说了,既然我能够封侯、出将、拜相,富贵已极,既然如你所说,我怎么会饿死?你说说我听听?”。许负说:“您口角上有条纹,这是饿死纹。”。三年后,周胜之有罪被废除爵位,要从周勃的儿子当挑选一位继承爵位,周亚夫因为有贤能被推选出来,被封为条侯。

许负除了为周亚夫算过命之外,他还为一个女人算过命,而且因为他的算命结果,一位诸侯王倒了大霉。这个女人就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许负给她算命,说她们儿子将来能够当皇帝。于是薄姬的老公魏王豹以为薄姬那位能当皇帝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儿子,铁心反汉,结果很快被刘邦打败,薄姬也被虏到汉宫中成为一名普通的宫女。一年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邦临幸了薄姬,因此怀上了孩子,这孩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周亚夫之死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周亚夫之死》文言文翻译如下:

由于当初周亚夫坚壁昌邑,没理会梁王的求救,结果,梁王怀恨在心。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胞弟,都是窦太后所生。因此,梁王常在景帝和太后面前说周丞相的坏话,景帝渐渐也有点疑心周亚夫。

正巧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景帝想封从匈奴降汉的徐卢等五人为侯。这五人本是前叛王卢绾之后,周亚夫听说这件事,就进谏皇上:“这些人为叛王之后,理应加罪,岂能封侯?如此怎能教后人守住气节?”景帝说:“丞相变得不识时务了。”仍旧封徐卢等人为列侯。周亚夫一气之下,称病辞官。从此,景帝疏远了周亚夫。

几年过去,有一天,汉景帝突然想起了周亚夫,于是召见周亚夫吃顿饭叙叙往事。景帝想看看周亚夫别来几年有无变化。周亚夫走进皇宫,拜见了皇帝。他坐下后,见桌上只摆一块大肉,连一双筷子也没有,周亚夫心想:“皇上是不是在戏弄我?”

于是,他对待者说:“取一双筷子来。”侍者只看皇上的眼色行事,所以站着未动。景帝冷笑一声说:“这还不能满足你的胃口吗?”周亚夫一听赶忙趴在地下,免冠谢罪。他知道,皇上误会自己对他有所不满意了。景帝说了一声:“起来。”周亚夫就连忙走了出去。此后,景帝越来越不信任周亚夫了。

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事已高,就买了五百具甲盾,准备将来办丧事用。这件事情周亚夫并不知道.后来却被人利用,告到皇上那儿,说周亚夫要谋反。于是景帝将他交给廷尉去处置。周亚夫被逮捕,关进了监狱,他满肚子委屈和悲愤,拒不回答问题,汉景帝听说以后,恼羞成怒,说:“朕无须他回答了。”

廷尉按景帝的旨意提审周亚夫。廷尉问:“你为什么要造反?”周亚夫朗声说:“我买的盾器是将来办丧事用的,怎能说是造反?”廷尉说:“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会到地下去造反,反正都一样。”于是,狱吏便百般折磨周亚夫,想叫他认罪。周亚夫身在囹圄,痛苦不堪;他开始绝食。五天之后,周亚夫口喷鲜血而死。

后世追崇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绛侯周亚夫”。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亚夫。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亚夫亦位列其中。

史记记载周亚夫怎么死?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

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周亚夫为人个性耿直,不善阿谀权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周亚夫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七王之乱”,在同吴王刘濞的作战中,沉着冷静,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而被景帝处死。

人物生平

继承爵位

周亚夫

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起初做河内郡守时,许负曾给他看相,说他三年后为侯,封侯八年为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任重,在众臣中将首屈一指,再过九年会饿死。周亚夫笑着说:"我的哥哥已代父为侯,如若他去世,他的儿子理应承袭爵位,我周亚夫怎说得上封侯呢?再说若我已显贵到如你所说的那样,怎么说会饿死呢?你来解释解释!"许负指著他的嘴说:"你嘴边有条竖线,纹理入口,这就是饿死之相。"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之犯了罪,文帝选周勃子孙中有贤德的人为侯,大家都推举周亚夫,于是封周亚夫为条侯,继承绛侯爵位。

悲剧结局

周亚夫像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不会讲政治策略,逐渐被景帝疏远,最后落个悲剧的结局。

有一次,汉景帝要废掉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后来,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的事。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

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在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失落地托病辞职。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此后,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这事刚过去,周亚夫又因事惹祸,这次是由于他的儿子。儿子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

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文献记载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掠甚众。峰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昔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题 解】

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周亚夫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158年冬天,匈奴国忽然发动骑兵6万袭击西汉的边疆,汉文帝接到边关的告急文书后,立即派出三支部队出兵反击。三路大军发出后,文帝生怕首都长安受到敌军的侵犯,又派出三路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外,起保卫首都的作用。一路是刘礼,驻兵霸上;一路是徐厉,驻兵棘门(今陕西咸阳东北);再一路是河内太守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为了鼓励将士们的斗志,汉文帝亲自出城慰劳军队,先到霸上,后到棘门。这两处军营把守得都很松懈,直到汉文帝进了军营、离守将大营不远时,士兵们才向领军将领报告,刘礼、徐厉都忙不迭地出帐迎接,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生怕皇帝怪罪自己没能早点出门迎接。

可是当皇帝的车队来到细柳军营时,情况就大变样了。老远地看去,只见军营门外战旗飘扬,守卫森严,军士的刀枪剑戟闪着光芒,在太阳的映照下晃人眼睛。皇帝的车驾还没到大营门口,守门士兵个个张弓搭箭,手持刀枪,大声喝问:“干什么的?”好像碰到敌人军队一样紧张。

皇帝车队领队的人拿出皇帝出巡的证件,说:“皇帝有令,亲自来慰劳将士,赶快开门迎接!”守营士兵说:“不!我们军人只听从将军的号令,等我们向将军报告!”

过了一会儿,里面的士兵到营门口回答道:“大将军有令,请皇帝车队进营,但车马必须缓缓行走!”汉文帝的车驾果然缓缓地进了军营。走不多远,周亚夫领着一班军官整齐地站在中军大帐门前迎接,周亚夫说:“皇上,我现在穿的是军装,只能给您行军礼了,请原谅!”跟在周亚夫身后的军官也都行了个军礼,汉文帝情不自禁地从车座上站起身来还礼。

汉文帝慰劳完了将士,在回城的路上,感慨万千地对身边人说:“周亚夫的细柳营才是真正的军营!周亚夫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这一下,周亚夫的军队一下子出了名,后代便把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的军营称为“细柳营”。

经过这次劳军,汉文帝发现周亚夫是个难得的军事将领,他在临终前对自己的儿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说:“在将军中,周亚夫这个人才极为难得,国家如有什么急事,可以让周亚夫领兵出征!”

汉景帝刘启继承皇位以后,牢记着父亲临终前的话,时刻准备任用周亚夫。

不久,吴王刘濞和楚王等七个诸侯王起兵造反势头凶猛,汉景帝立即将周亚夫升为太尉,拨给他36员将军,命周亚夫立即发兵平定叛乱。

周亚夫领了皇帝的命令,出其不意地率兵到了荥阳。他针对当时吴、楚各国兵精粮少的情况,采取了避开敌人精锐部队,固守不战,截断敌军粮草,等敌兵疲劳之后再出击的战略,很快平定了七国叛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当周亚夫大军屯扎在荥阳的时候,梁王刘武在睢阳(今河南睢阳)被吴、楚大军围困,加紧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想:“我军数量不多,如果分兵救梁王减少了兵力,容易被叛军击败,现在暂不去救,让梁王想办法坚守,等我把敌军的后方打乱,梁王的危险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周亚夫不但不去救梁王,也不与叛军作战,梁王气得大骂周亚夫见死不救,但也只得拼命守住睢阳,果然没出危险。但是,从此后,梁王便对周亚夫怀恨在心,生着点子要报仇。

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周亚夫更加信任,不断提拔,最后让周亚夫当了丞相。周亚夫当了丞相后,仍然像治理军队那样严明,连皇帝的错误也当面批评。汉景帝要将自己的小舅子王信封侯,周亚夫说王信功劳不够,坚决不同意,汉景帝只好打消了念头,从此后,也就对周亚夫开始讨厌起来。王信知道是周亚夫不让自己封侯,更加气愤,便和梁王刘武一唱一和地在汉景帝面前议论周亚夫的不是,时间一长,汉景帝更加不喜欢周亚夫了。

有一天,汉景帝接到一封告密信,说周亚夫私自购买军用器械,试图造反。汉景帝立即将周亚夫下到牢中,派人去审问定罪。

原来,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纪老了,为他准备办丧事时用的器材,被别人诬告到皇帝那里,周亚夫儿子听说了,赶去向执法官解释,可人家连听都不愿听便将他赶走。

当周亚夫被带到刑部审问时,说自己家购买的是办丧事时用的器材,不是禁品,自己根本不想造反。主持审问的御史说:“丞相,你即使活着不想造反,谁保你死后不会想造反?何必抵赖呢?”周亚夫听了这番话,气得再也不说一句话,回到牢中后,拒绝吃东西,一连五天水米不进,竟然活活饿死在大牢中。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