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提出,推动粤港澳的一体化发展,就要找到整个粤港澳有共性的一件事,即生产性服务业,其中香港可以担任牵头角色。
“凡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终端,都有一个特点,即整个终端里50%-60%是服务产生的价值,这种服务深度嵌入到装备里。以手机为例,手机中的操作系统、软件、芯片程序,以及涉及到的各种专利和服务,其价值占了五至六成的比重。”黄奇帆说。
从GDP构成来看,服务业一般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前者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卫生、文化、养老、旅游、康养等十方面。
生产性服务业则与制造业密切相关,指各种制造品的服务内容,主要分为十大门类:首先是新产品研究、开发、制造等工艺流程;第二是各种产业链中间的物流配送、战略物资的平衡到位;第三是金融服务,包括股票上市、抵押债券、租赁REITs;第四是零部件、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第五是绿色环保保障服务;第六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的赋能;第七为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销售、贸易、批发;第八是专利、品牌的法律司法保障、推销及广告;第九是售后服务;最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外包服务,当链头企业、龙头企业掌控了八、九种生产性服务业时,同时会把相对单一的服务外包。
从全球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也更高。例如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八成,其中70%是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是美国GDP超过一半为生产性服务业;欧洲的服务业占GDP约78%,其中有50%为生产性服务业,即欧洲有40%的GDP来自生产性服务业。
“这就是制造业的附加值、生态和各种价值所在。”黄奇帆表示,美国将制造业放在全世界,别人为它打工,有40%-50%、甚至70%-80%效益归美国,“在这个意义上,占GDP超过五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就是美国经济的力量所在。”
以苹果为例,在中国一年生产1.7亿台手机,1700亿美元的销售池可以产生600多亿美元的税前毛利,其中苹果拿走500亿,剩下的四分之一留给中国制造企业。而苹果没有在中国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做任何的硬件制造,也没有拿流动资金采购零部件。
“之所以拿75%的毛利,因为它是整个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的创造者,研究、开发、专利由它掌控;产物流配送、战略物资的到位,由它管理;产业链的金融清算,它在运行;产业链上的绿色环保以及数字赋能、自动化流程是它开发的;全球的贸易批发、销售以及产品售后服务,也是它在进行。”黄奇帆提及。
这也昭彰了一个逻辑:谁掌控了生产性服务业、掌控产业链的生态,就掌握着利润的大头。
对比之下,中国服务业占GDP约57%。“问题在于,我们的服务业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只占三分之一,生产性服务业GDP比重不到20%。”黄奇帆认为,这也是中国生产体系跟欧美相比,较为薄弱的一个板块,“未来要进一步发展,至少应该让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从17%、18%上升到30%,也就是服务业当中50%是生产性服务业。”
黄奇帆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使中国经济在几方面体现高质量发展。首先,中国会从货物贸易大国变为贸易强国,因为贸易强国必须是服务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和附加值密集的类别。数据显示,中国每年700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中,有1500亿美元主要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出口,有5000亿美元为生产性服务业进口。
其次,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代表了高质量制造的效益和价值,中国工业的利润不再因为跨国公司的专利、服务、股权和资本运作而被大量榨取。
针对粤港澳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黄奇帆提到,过去一百年香港已经发展为专业服务中心,有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除了制造业科研开发弱一点,其他的八、九个方面都很强。据港府统计处数据,香港进出口外贸中,服务贸易占了60%-70%。
“因此在服务贸易和专业服务、生产性服务方面,大湾区还是要由香港牵头引领,其优势体现在离岸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上,并让广州、深圳互相配合。把大湾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广东的制造业融合在一起,相信会是未来的重点之一。”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