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荷小古文-给孩子的小古文课——荷

admin 2023年03月10日 17:09:27 5
荷小古文-给孩子的小古文课——荷摘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荷小古文,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本文目录一览:1、给孩子的小古文课——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荷小古文,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

本文目录一览:

给孩子的小古文课——荷

今天我们要看的小古文名字是荷还有莲,因为内容比较接近,就放在一起读了。

首先是第一篇《荷》,我先来读一下: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和我们读过的《菊》那篇一样,这篇小古文写的非常简单,大部分是四字一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意思呢,也比较好理解。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

这里的或字,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翻译成有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

梗:的意思是植物的枝或者是茎。荷梗就是支撑住荷叶和荷花的茎。直立的意思是竖直挺立,我们要注意在古文中出现了我们常用的词,很可能要把里面的字分开来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水池里面种着荷花,夏天的时候开花,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荷花的茎是挺直竖立的。荷叶的形状是圆的。

好,我们来看下一句: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其,就是代词它的意思,指的是前面一句话说的荷花的根茎。

曰,在这里是叫做,称作的意思,不是说话的说。我们需要记一下,曰这个字一般只有这两个含义,要么是说,要么是叫做。

之,这个字在古文中也是高频出现的。这里也是它的意思,指的是藕。

断之,就是把藕断开的意思。

这一句我们来翻译一下:

荷花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淤泥里,它的名字叫做藕。藕是一节一节的,中间有孔连接,把它折断你会看到连接的细丝。

不只藕里面有孔,你要是把荷花的梗折断,会发现里面也是有孔的,荷叶也同样有连接的气孔。为什么荷花不像别的植物一样是实心的呢,那是因为荷花就是通过这些气孔来进行呼吸的。

对了,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他的生长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吸收氧气,荷花的藕生长在在池塘底的淤泥中。由于水底的泥中空气很少,如果长期浸在水中,根部就会腐烂。为了正常生长,荷花就需要用水面上叶柄的气孔为地下的藕补充空气。这些空气就通过荷叶,荷梗和莲藕的孔传给根,从而保证了荷花生长。

  如果荷叶被折断或者藕上的孔被堵住的话,过不了几天荷花就会枯萎。

另外,藕的孔能过滤水中的有害杂质,有选择的吸收有益分子。并且可以进行营养物质的输送。所以呀,白白胖胖,好吃的莲藕是这么有用呢。

这里面有一个成语:藕断丝连。不知道你发现过没有,莲藕在被切断的时候会有一些黏黏的丝线连接在上面。这个就比喻没有彻底的断绝关系。

好了,这篇关于荷的小古文就学完了,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gěng)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下面还是需要你自己来点标点的练习,试试看吧。

学完一篇小古文,我们来读一首诗,诗名你可能不熟悉,但内容肯定知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的很美是吧,但是不知道你主要没有,诗的最后了两句,写的是莲叶和荷花。那么,莲花和荷花是不是一种花呢,这一篇小古文就告诉我们,说,是的,这就是一种花。

莲花,亦曰荷花。种于暮春,开于盛夏。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茎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莲花,亦曰荷花,亦就是也的意思,莲花也叫荷花。

于,是在的意思。

暮春,就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暮本意是傍晚的意思,这里就是指在一段时间里,比较晚的哪个时间,比如说暮年,暮春,暮秋。我们在菊一篇里学过,春季可以分为孟春、仲春和季春。在这里我们再学一个用法,把春季分为:早春,仲春和暮春。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盛夏:指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一般就是仲夏。

大(小)者:大(小)的叶子

如:好像

第一段的意思就是说:莲花,也叫做荷花。在晚春时候播种,在盛夏时节开放。莲花的叶子,大的好像圆盘,小的像是铜钱。

下一段: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第一句和上一篇小古文写的一样,下面是其实曰莲子。这个其实我们现在很常用,这个事情吧,其实是这样的,这个其实,就是事实上,实际上的意思。本文里的其实,是两个意思,就是它的果实,把词其和实分开来理解。不然翻译成藕实际上叫莲子,就乱套了。

与,就是和的意思;皆就是都。可食,就是可以吃。……也,翻译成是……

好我们来翻译一下:

莲花的根茎横生在淤泥里,叫做藕。它的果实叫做莲子。藕和莲子,都是可以吃的。

好了,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莲花,亦曰荷花。种于暮春,开于盛夏。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茎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到这里莲这一篇小古文我们就读完了,可是,我还是有疑问。莲和荷说是一种植物,睡莲是不是呢?莲叶莲花都可以叫荷叶荷花,但是莲蓬,莲子,莲藕,就不能叫荷蓬,荷子荷藕对吧?

为了这个,我查了很多资料,就在这里和你分享一下吧。

《诗经》中有“山有扶苏、隰( xí )有荷华”的句子,荷应该就是荷花最早的名字。莲最初是指荷花的果实,也就是莲蓬。但是早期的北方很少能看到荷花,所以就因为它的果实而把花叫做莲花了。所以荷花和莲花应该就是同一种花。

我还发现,荷花是一种名字非常多的植物,它除了叫莲花以外,还有很多的别称,比如:芙蕖(qú)、溪客、碧环、玉环、鞭蓉、水芙蓉、鞭蕖、菡萏、水芝、玉芝、水华、水芸、水旦等等。

古人可能是太喜欢莲花了,所以连的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名字:

莲:莲蓬,荷花的果实

菂(dì)莲子

薏(yì)莲芯

蕸(xiá)荷叶

茄(jiā):荷花的茎

菡萏:荷花没有绽放的花苞

芙蓉:盛开的荷花

蔤(mì):藕

我们知道了莲花就是荷花,那么睡莲是不是也是荷花呢,这个就不是了。我们来看一些睡莲的图片,看看和荷花有什么区别:

荷花的花和叶都高离水面,有的能高出水面一米以上,叫做挺水植物。

睡莲的花和叶多半浮在水面上,或者抬离水面一点点而贴近水面,叫做浮水植物。

在颜色上荷花常见的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等。

睡莲还多了蓝色、橙黄、橙红色。

荷花的叶子是圆形没有分岔的。

睡莲的叶子,大多有V字缺口。

除此之外睡莲与荷花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要睡觉的。

所以它有“睡美人”的别号。除极个别的品种外,几乎所有的睡莲都是日出开放,日落闭合。碰到阴天下雨太阳没有出来之时,还有“赖床”的习惯。

说完了植物的知识,我们再来看几首关于荷花的诗词吧。

小池

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梦令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唐)

竹坞无尘水槛(jiàn)清,

相思迢(tiáo)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最后是关于莲花的最有名的一篇古文《爱莲说》,在初中我们就会学到它,先试着读读看吧。

周敦颐 (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古文《荷》及注释

原文: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注释:

直:笔直的

或:有的

形:形状

横:横着

曰:叫做

之:的

拓展资料:

译文:

河中种着荷花,每到夏天荷花开花。荷花的梗是笔直的,荷叶的形状很圆,荷花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泥中,叫做藕。藕有几节,中间有孔,断的时候有丝。

赏析:

这篇小古文读起来,觉得艳丽而清新。从上到下,花、梗、叶、茎,有花有朵,有形有色。特别喜欢“荷梗直立。荷叶形圆。”一个“直立”,用得真好,把荷梗写活了,好像那梗是荷的腰似的,腰挺得直直的,给人一种亭亭净植的动态美。

“荷叶形圆”,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喜欢。无形中强调的是“圆”字,读过之后,你会觉得荷叶圆圆的,大大的,惹人怜爱,让人欣喜。另外,从朗读的角度看,最后读“圆”,口形是打开的,那种感觉仿佛心也打开了,变得开阔了。

喜欢“茎横泥中”的“横”字,那种横躺的感觉真是美妙。仿佛那油油的泥巴是藕温软的床。茎在泥中,躺得舒舒服服、自在逍遥。最后一句,由前面的四字词语变成三个字,句式变了,节奏变了,好像音乐的节拍一样,到这儿有了起伏,有了变化。语句就有了灵气,就显得不僵化,不教条。文字的表达,语句的生动就在这里。

[img]

荷小古文怎么读

荷小古文这样读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荷(hé)小(xiǎo)古(gǔ)文(wén)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小古文荷整句诗的意思

《小古文 荷》,原文为:“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

池中种着荷花,每到夏天开花,有红色的、有白色的。荷花的茎是笔直而立的,荷叶的形状是圆的,它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池泥中,被称作藕。藕有几节,它的中间有孔,藕断的时候有丝。

小学生小古文上册 《荷》的意思

小古文《荷》全文意思是:池塘里面种着荷花,每到夏天开花,花里面有红色的、有白色的。荷花的茎是笔直并且挺立的,荷叶的形状是圆的,它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泥里,被叫作藕。藕有几节,它的中间有孔,藕断开的时候有丝。

原文为:“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扩展资料:

荷花是一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除了观赏还可以食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

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

荷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减肥瘦身,其中荷叶简成分对于清洗肠胃,减脂排瘀有奇效。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

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花

文言文荷

1. 小古文《荷》及注释

原文: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注释: 直:笔直的 或:有的 形:形状 横:横着 曰:叫做 之:的 拓展资料: 译文: 河中种着荷花,每到夏天荷花开花。荷花的梗是笔直的,荷叶的形状很圆,荷花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泥中,叫做藕。

藕有几节,中间有孔,断的时候有丝。 赏析: 这篇小古文读起来,觉得艳丽而清新。

从上到下,花、梗、叶、茎,有花有朵,有形有色。特别喜欢“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一个“直立”,用得真好,把荷梗写活了,好像那梗是荷的腰似的,腰挺得直直的,给人一种亭亭净植的动态美。

“荷叶形圆”,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喜欢。无形中强调的是“圆”字,读过之后,你会觉得荷叶圆圆的,大大的,惹人怜爱,让人欣喜。

另外,从朗读的角度看,最后读“圆”,口形是打开的,那种感觉仿佛心也打开了,变得开阔了。 喜欢“茎横泥中”的“横”字,那种横躺的感觉真是美妙。

仿佛那油油的泥巴是藕温软的床。茎在泥中,躺得舒舒服服、自在逍遥。

最后一句,由前面的四字词语变成三个字,句式变了,节奏变了,好像音乐的节拍一样,到这儿有了起伏,有了变化。语句就有了灵气,就显得不僵化,不教条。

文字的表达,语句的生动就在这里。

2. 何 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啊

何字在古文中是虚词,意思很多,不同的意境有不同的意思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 关于荷的诗词、文言文、资料

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

4. 古文《荷》

干荷叶 刘秉忠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蝶恋花 晏几道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甘草子 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荷叶杯 韦庄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荷叶杯 韦庄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暮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采桑子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临江仙 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5. 古文《荷》

干荷叶 刘秉忠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

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蝶恋花 晏几道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甘草子 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荷叶杯 韦庄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荷叶杯 韦庄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暮画堂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采桑子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临江仙 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6. 古文《荷》

干荷叶 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喊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荷叶杯 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荷叶杯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暮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

采桑子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