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大明1449-如果明朝没有遇到于谦,可能就在1449年结束了

admin 2023年03月02日 16:19:19 6
大明1449-如果明朝没有遇到于谦,可能就在1449年结束了摘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明1449,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本文目录一览:1、如果明朝没有遇到于谦,可能就在1449年结束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明1449,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

本文目录一览:

如果明朝没有遇到于谦,可能就在1449年结束了

1449年,作为耻辱,被铭刻在大明史册,在这一年,明朝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军护卫北京城的二十万精锐部队全军覆没,五十余位文官武将战死,明朝开国八十余年的积蓄毁于一旦。

在明朝历史上,曾两次被人打到家门口,一次是1449年,一次是1629年,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君王的懦弱,中间间隔180年,三个甲子,三个轮回。第一次迎来的是代宗七年之治,英宗南宫七年之囚,第二次迎来的是崇祯煤山上吊,明朝灭亡。

时势造英雄,于是在“土木之变”后,外有强敌,内无强将,危难之刻,于谦以惊人的胆识和能力,苦苦支撑,直至京城保卫战的胜利。

也被后世尊之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列“西湖三杰”。

在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北京震动。明洪武朝以来经营多年的精锐都葬在了土木堡,包括明军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有些人已经收拾好包裹准备逃走了,他们逃走的地方是南方,于是大部分人主张南迁,这其中就包括翰林侍讲徐有贞,他极力赞成“南迁”,南迁也就是逃到南京。由于朱棣迁都后,南京首都的部分功能未被取消,六部、大理寺、都察院一套班子都在,因此迁都在当时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这时候只有于谦站出来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因为英宗朱祁镇被抓走,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开始监国,他赞成固守。于谦临危受命,开始他人生中最华美的一章。于是,于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重任,其地位仅次于皇帝。为了便于统一部署,共同抗击瓦剌,于谦升任兵部尚书,积极备战,于谦不拘一格搜罗人才,北方重镇派遣强将镇守。同时调遣附近的官兵勤王,储存在通州的粮草,如果大军去通州取粮,怕被也先大军劫掠,于谦命勤王之师全部过通州取粮,解决了粮草问题。

一个多月后,也先带英宗南侵,在汉奸喜宁的怂恿下,利用英宗这个人质,,让沿途关隘开门迎接,可以也先的计策落空了,这一招也许在其他朝代可以用一下,但是在明朝,是行不通的。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的祖训在这一刻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各关隘严守城门,守城大将对也先的要挟,不予理会。也先就这样很憋屈的挟着英宗一路南下到了北京城,原来计划的好好的,乘机敲诈一笔的,结果等来的是北京城外22万严阵以待的明军。

在战前动员大会上,于谦命令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

“安定门,陶瑾!”

“东直门,刘安!”

“朝阳门,朱瑛!”

“西直门,刘聚!”

“镇阳门,李端!”

“崇文门,刘得新!”

“宣武门,杨节!”

“阜成门,顾兴祖!”

在宣布完之后,大家都在等着最后一个德胜门,德胜门是最为重要的门户,因为它在北京的北面,且正面对着也先的大军。一旦开战,这里必然是最为激烈的战场。就在这时,听见于谦说:“德胜门,于谦!”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于谦以身作则,给了将士们极强的信心,也为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于谦用最严肃的语气向兵部侍郎吴宁,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命令:“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不能取得胜利,就马革裹尸,这一场战争,于谦输不起,大明输不起,一旦失败,就是明朝灭亡的时候。他不敢,也不能放弃。

不胜,就死。因为这场战争,于谦输不起,大明更输不起。

在相持了五天后,也先打又打不过,找人谈判没人理,准备晚上悄悄的回去。就在那最后一晚,于谦又送了也先一份大礼。明军数十门大炮齐发,也先阵地一片火海,数不清的瓦剌士兵在睡梦中被炸死,也先收拾残部仓皇逃走。最终,北京保卫战以明军完胜结束。

没有于谦,明朝可能会在这一场动乱中隔江而治,甚至灭亡。于谦是明朝的功臣,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挽救了明朝,让明朝继续存在一百多年。

大明王朝1449的剧情简介

明英宗皇帝登基期间大明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大明1449,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大明1449,直至朝纲不振大明1449,社会腐败之风日盛。蒙古瓦剌军侍机大举入侵,边关军情危急,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困于“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满朝文武百官死于战场,英宗被瓦剌军生擒。于谦力挽狂澜,立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并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以智谋大败瓦剌军,迎回英宗,然而,一场明争暗斗的皇位之争又在代宗朱祁钰与英宗朱祁镇之间展开,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谦,铁心整肃朝纲,结果遭到权贵们的极力反对,一挫再挫,及至景泰八年,英宗复位被处死。

宫廷叛乱,当朝天子遁入空门,全景式展示明朝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盖主,旧时宰相暴尸荒野,大手笔揭密于谦残酷被害的千古悬疑 。

1368年,朱元璋把大元王朝的主力赶到了北京以外,不足百年的励精图治,天下太平,边疆一统,至明英宗登基期间大明朝进入鼎盛时期……

英宗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党同伐异、诛灭异己,逼迫“垂帘听政”的孙太后还政英宗,并陷害忠良,用奸计将兵部侍郎于谦打入死牢,直至朝纲不振,社会腐败之风日盛。

瓦剌军侍机大举进攻,边关军情危急,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困于“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满朝文武百官死于战场,英宗被瓦剌军生擒……

危难中,孙太后下旨免去于谦死罪,回朝主持危局。于谦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为对付瓦剌挟天子攻城略地的毒计,他不顾后患,立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并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以智谋大败瓦剌军,迎回英宗,然而,一场明争暗斗的皇位之争又在代宗与英宗之间展开……

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谦,铁心整肃朝纲,力推新政,追查私钱,铲除腐败,结果遭到权贵们的极力反对,一挫再挫……

及至景泰八年,石亨等奸党密谋迎复上皇,一出“夺门之变”上演,英宗复位,明代宗被害至死,于谦也被贯以“意欲迎立外藩”的罪名再次下狱……

大明王朝1449电视剧好看吗 大明王朝1449电视剧怎么样

1、好看的。该剧将于谦一生“刚正清廉”和“再造大明”的两大人生目标及大明王朝由于腐败奢靡而逐渐由盛到衰的历史深刻地展示出来。王庆祥继续走一身正气的戏路,将于谦演绎得悲壮动人。

2、《大明王朝1449》是2003年上映的历史电视剧,由黄克敏执导,严屹宽、王庆祥等主演。

3、该剧讲述了明朝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盖主的救时宰相于谦残酷被害的千古悬疑。

4、由中央电视台、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电视台、浙江长城影视公司联合投拍,展示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形象的30集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449》,其国内音像版权同时被广东冲击波音像公司以每集10万元价格买断。该剧主创班子阵容强大。

[img]

有没有人有《大明王朝1449》主演是严屹宽和张山,这个剧的完整高清资源,2004上映的

《大明王朝1449》

链接:

提取码: ukjh   

《大明王朝1449》是2003年上映的历史电视剧,由黄克敏执导,严屹宽、王庆祥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明朝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盖主的救时宰相于谦残酷被害的千古悬疑。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谦,铁心整肃朝纲,力推新政,追查私钱,铲除腐败,结果遭到权贵们的极力反对,一挫再挫……及至景泰八年,石亨等奸党密谋迎复上皇,一出“夺门之变”上演,英宗复位,明代宗被害至死,于谦也被贯以“意欲迎立外藩”的罪名再次下狱……

大明王朝1449和1566有什么区别

剧集的时代背景不同:

《大明王朝1449》截取了1449年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事件,讲述了明朝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盖主的救时宰相于谦残酷被害的千古悬疑。

《大明王朝1566》演绎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朱厚熜所在位时发生的历史时间,朱厚熜在位时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大明朝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

扩展资料:

《大明王朝1499》影评:

这本来是个不错的题材,但可能是剧本不好,还或者其它原因,让人觉得有点遗憾。

开篇于谦平叛,引出桃源王说的“民为重”的话题,到英宗听王振之言御驾亲征瓦剌,最后被也先生擒。从此,于谦就像独木撑天一样为大明王朝解危渡难。

其实,我是觉得很奇怪的,难道堂堂一个国家只有于谦一个人能干?还有就是郕王,真那么胆小如鼠?个人觉得,导演肯定没有仔细研读这一块历史。中间断断续续看了好几次才把这部剧看完

其中太后倒是挺深明大义的,关于景泰帝,觉得对于他的帝王心思拍的不错,但对于治国理政,仿佛除了听于谦的就没有别的了

至于英宗皇帝土木堡一战,伤亡情况应该是一半,但拍出来就像全军覆没一样。要知道,秦将白起一战灭亡赵国40万的历史是不多见的,更何况是50万没有投降的大明军队。而且还是在大明境内。感觉有点玩笑。

大明反击瓦剌,北京九门出兵,这个场景拍的还是不错的,画面以及整体效果都挺好。中篇讲于谦改革,重振大明。其中很多施政方针触及权贵利益,这也为下文于谦生死抉择中很多大臣写的杀字埋下伏笔。从土地纳税,边境制度,纳税。以及于谦一贫如洗生活境态。民为重三个字渗透到这个明朝官员的生命之中

结局处,在政变的关键时刻,面对瘟疫灾害与关乎个人生死的宫廷斗争,他选择了百姓。面对成千上万的瘟疫百姓,他用真诚,与民同生死再次印证了自己的信仰“民为重”。

其实,无论“救时宰相”还是“于青天”他都当之无愧,他是用行动与信仰活着的人。虽与岳飞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其实无论古今,一个优秀的官员虽不能成为百姓或者社会追求或者寄托希望。但再完美的社会或政治制度都要靠人去执行。故优秀的施政人员并不比良好的制度重要性低。毕竟,民为重!(2015年12月22日 辰武评)

参考资料:豆瓣-贯穿始终的“民为重”

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讲述了明朝哪些事?

宫廷叛乱,当朝天子遁入空门,全景式展示明朝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震主,救时宰相暴尸荒野,大手笔揭密于谦残酷被害千古之悬疑。

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中国。历经数代长达八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天下太平,边疆一统,至明英宗皇帝登基期间大明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英宗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把持朝政,诛灭异己,逼迫“垂帘听政”的孙太后还政于英宗,并陷害忠良,使奸计将兵部侍郎于谦打入死牢,直至朝纲不振,社会腐败之风日盛。

蒙古瓦剌军侍机大举入侵,边关军情危急,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困于“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满朝文武百官死于战场,英宗被瓦剌军生擒……

危难中,孙太后下旨免去于谦死罪,回朝主持危局。于谦力挽狂澜,为对付瓦剌挟天子攻城掠地的毒计,不顾后患,立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成王朱祁钰为帝,并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以智谋大败瓦剌军,迎回英宗,然而,一场明争暗斗的皇位之争又在景帝与英宗之间展开……

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谦,铁心整肃朝纲,力推新政,追查私钱,铲除腐败,结果遭到权贵们的极力反对,一挫再挫……

及至景泰七年,石亨等奸党密谋迎复上皇,一出“夺门之变”上演,英宗复位,景帝被害至死,于谦也被贯以“莫须有”的罪名再次下狱……

《大明王朝1449》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wd=dgf9 提取码: dgf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