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英国伦敦塔桥-以伦敦塔桥写作文

admin 2023年02月19日 13:42:35 7
英国伦敦塔桥-以伦敦塔桥写作文摘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英国伦敦塔桥,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本文目录一览:1、以伦敦塔桥写作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英国伦敦塔桥,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

本文目录一览:

以伦敦塔桥写作文

1. 我想去伦敦塔桥英国伦敦塔桥的作文

例文

当你来到我家时,你会发现,客厅里到处都是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当然都是模型。从“悉尼歌剧院”到“巴黎圣母院”,从“伦敦大本钟”到“伦敦塔桥”,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它们做工精细,色彩明丽,成为我家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模型都是我的杰作!最先制作做的的模型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首先,我按照图纸上的提示选择了几块板块,卸下来,将其中一块块纸板安插在另一些纸板上面,搭成圣母院旁一个建筑的下半部,接着把房顶安上去,后面一个和它一样的联排建筑用同样的方法搭建。接着,便是搭建这个伟大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了,我把底板卸下来,把巴黎圣母院中间的墙面按三个层次安好,接着我又按照图纸在墙体外面的两侧安上配件,这是西方传统的古典装饰。接着我做好了一个又尖又长的楼顶盖安装在小城堡的楼顶部位。把圣母院的大门安装好后,我又把大门、塔顶、两边的小门还有门牌安设好,大功告成了!远远望去,我觉得纸板做的巴黎圣母院像一艘即将远航的邮轮,正鸣笛示意。走近一看,西式古典味道十分浓烈。大门左侧两栋联排小楼配上金字塔形的屋顶,两边矮小的小门,以及24个小堡,和中间最显眼的细而尖的堡顶看起来真是壮观无比。

“悉尼歌剧院”,“大本钟”、“伦敦塔桥”也不甘落后,纷纷展现自己的华丽英国伦敦塔桥:“悉尼歌剧院”建筑风格更是别具一格,引人注目;“伦敦大本钟”的钟楼高大无比,和低矮的裙楼相比给人强烈的视觉 *** ,在几个建筑物中堪称鹤立鸡群;“伦敦塔桥”是唯一的木质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制作难度大,不像那几个模型能一气呵成,它让我煞费苦心,分两次制作总耗时五个多小时才得以完工。

我家的“名胜古迹”让客人们惊叹,说不定以后数量还会增加呢,那时再来定会让你眼花缭乱,敬请期待吧!

2. 求 400字左右 的介绍 伦敦塔桥 的作文 (要说明文)速度

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

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

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高于 *** 水位约42米)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 伦敦塔桥外部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

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

桥塔内设楼梯上下,内设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吧等。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

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 从桥上或河畔,可以望见停在不远处河上的英国军舰“贝尔法斯特”号,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保留得最完整的军舰。

伦敦塔桥的设计颇为合理,在世界桥梁建筑业中有口皆碑。两岸两座用花岗石和钢铁建成的高塔,高约60米,分上下两层。

上层支撑着两岸的塔,下层桥面可让行人通过,也可供车辆穿行。如果巨轮鸣笛而来,下层桥面能够自动往两边翘起,此时行人可改道从上层通过。

桥内设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桥中购物、聊天或凭栏眺望两岸风光。 从外表来看,塔桥的两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砖石 远观伦敦塔桥塔,但实际上塔身的结构主要是钢铁的。

里面装有用来开合各重1000吨桥梁的水力机械。塔桥自建成至今,机械功能一直正常,从未发生故障。

巨轮鸣笛致意后,上升机械只需一分钟便能使桥面升起。 塔桥的设计是为了同时满足航运和路面交通两方面的需要。

塔桥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所有的桥都建在塔桥的西面,维多利亚中期随着贸易的发展伦敦开始向东扩展,考虑要再建一座桥缓解交通,但码头老板反对,认为桥会阻止英国伦敦塔桥他们船只通过,讨论了多年终于建成了塔桥,她张开桥面时可以让大船通过,而水平的桥面又利于马车的行走。可以翻转的每半个桥面的重量都在1000吨以上。

塔桥从1895年全面投入使用以来桥面一共张开过6000多次,平均每星期张开十次。塔桥需要25个人负责它的操作和维护。

负责人帕特森说,打开桥面需要五个人,控制室里有一个人,另外四个人在外面监控路面情况。 塔桥两端由4座石塔连接, 两座主塔高35米,方正厚重,风格古朴,远望如两顶皇冠,雄奇壮伟。

3. 求 400字左右 的介绍 伦敦塔桥 的作文 (要说明文)速度

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高于 *** 水位约42米)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 伦敦塔桥外部

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桥塔内设楼梯上下,内设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吧等。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

从桥上或河畔,可以望见停在不远处河上的英国军舰“贝尔法斯特”号,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保留得最完整的军舰。

伦敦塔桥的设计颇为合理,在世界桥梁建筑业中有口皆碑。两岸两座用花岗石和钢铁建成的高塔,高约60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支撑着两岸的塔,下层桥面可让行人通过,也可供车辆穿行。如果巨轮鸣笛而来,下层桥面能够自动往两边翘起,此时行人可改道从上层通过。桥内设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桥中购物、聊天或凭栏眺望两岸风光。 从外表来看,塔桥的两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砖石 远观伦敦塔桥

塔,但实际上塔身的结构主要是钢铁的。里面装有用来开合各重1000吨桥梁的水力机械。塔桥自建成至今,机械功能一直正常,从未发生故障。巨轮鸣笛致意后,上升机械只需一分钟便能使桥面升起。 塔桥的设计是为了同时满足航运和路面交通两方面的需要。塔桥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所有的桥都建在塔桥的西面,维多利亚中期随着贸易的发展伦敦开始向东扩展,考虑要再建一座桥缓解交通,但码头老板反对,认为桥会阻止他们船只通过,讨论了多年终于建成了塔桥,她张开桥面时可以让大船通过,而水平的桥面又利于马车的行走。可以翻转的每半个桥面的重量都在1000吨以上。塔桥从1895年全面投入使用以来桥面一共张开过6000多次,平均每星期张开十次。塔桥需要25个人负责它的操作和维护。负责人帕特森说,打开桥面需要五个人,控制室里有一个人,另外四个人在外面监控路面情况。 塔桥两端由4座石塔连接, 两座主塔高35米,方正厚重,风格古朴,远望如两顶皇冠,雄奇壮伟。

4. 关于伦敦大本钟的作文初二

六月的伦敦.阳光.草地.二层小楼.

那里的人们总喜欢亲热的与阳光的接触.,正午的阳光肆意的挥洒在草地上,大片大片的覆盖人们的肌肤.太阳也总是很眷顾他们, 晚上9点钟, 才肯收起温暖的微笑, 让人们临睡之前还可以看到唯美的日落.

在我的印象中,伦敦是一座古老而又优雅的城市. 它拥有很多很多全世界最早的东西,比如地铁,电话亭,双层巴士.但是它却像是被一大团久远的时光包裹住的琥珀一样,当全世界都变得仿佛电子舞曲一般,被电子产品占领,二十四小时都被LED屏幕照亮的时候,伦敦依旧保留着这些已经呼吸沉重的老家伙们. 这里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建筑:伦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大本钟,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环球剧院.伦敦的建筑大都是维多利亚时代遗留下来的,颇具哥特风格的美,几百年的历史和变迁烙在了房屋的每一块砖瓦上,散发出仿佛被雨水冲洗后陈旧的铁锈气息 伦敦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没有巴黎的时尚,没有纽约的张扬,没有上海的繁华,它更像是一位贵妇,典雅而安宁.伦敦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树木填满城市的每一个空隙,城市居民也不多,人们的生活悠闲而随意.难怪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喜欢伦敦市因为伦敦让人觉得亲切想要靠近.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里,也让人们开始了解“雾都”. 奥运会的开幕式我是全程观看的,7个小时的时差,格林威治时间的7月26日21点,北京时间的7月27日凌晨4点.英国人用一个类似舞台剧的盛大演出展示着他们的历史和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一切. 开头的短片我记得很深刻.从泰晤士河的源头沿着河水的轨迹,穿过那么多森林绿地,经过无数次的分流和交汇,翻涌的河水被电影般的特写镜头描绘的淋漓尽致,激起波浪,飞溅的水花每个细微之处都被扑捉下来.水流将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伦敦,之前推得很快的镜头也放慢脚步,缓慢地走过塔桥,宽阔的水平面一直延伸到伦敦碗. 英国人对泰晤士河有种别样的情怀,我一直觉得河流能赋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就像长江和黄河,筑造了中华民族的豪迈和大气,就像塞纳河带给法国的是无限的浪漫与艺术气息. 关于工业革命的部分也让我印象深刻,整个场馆中央就像是一个被机械和金属包裹的黑色钢铁怪物,巨大的烟囱一个接一个升起,吐出大量白雾,绿色的庄园被工厂取代.这倒是让我想起了狄更斯笔下《雾都孤儿》里无穷罪恶、贫穷、混乱的雾气——它笼罩着的伦敦,充满了后蒸汽时代的迷人质感,又颓废,又矜贵.“雾都”也是得名于当时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伦敦上无尽关于雾的描写.那种工业蒸汽时代的特有的混合了煤烟、蒸汽、尘埃、空笼罩着终年散不去的大雾.现在的伦敦,天空很清澈,干净的让人难以置信.但我还是很向往那个被大雾淹没的城市,那样的伦敦一定有一种特别的美,所以无数的作家会把它写进自己的故事里 开幕式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主火炬的点燃.我好喜欢这个主火炬的创意——刻着两百多个国家名字的“铜花瓣”组成的花朵.火焰蔓延开来,一圈一圈,由外到内,全部燃起的时候,底部的金属支架开始抬高,在空中花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朵火光四色的花朵.巨大火焰冲上空中,火光照亮了整个伦敦碗,也点燃了所有人的心. 最让我感动的是主火炬点燃后,想起的熟悉旋律.Beatles乐队的主场之一——保罗·麦卡特尼演奏起他们的经典歌曲《Heyjude》.他的声音不再像原来那么清澈,有一种被时光打磨后的沙哑和苍老,像是峭壁上经过几百年风雨洗礼风化了的石灰岩.这首伴随一代人成长的歌曲,在现场引起了8万人的大合唱.披头士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没有之一,尽管他们早就不复存在,但是他们的音乐却依然能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令人动容.这才是真正的伟大.麦卡特尼先生的眼睛里闪烁着仿佛那晚伦敦上空的星辰.在唱出最后一个绵长的尾音,他从钢琴前起身,在高台上举起双臂.骄傲的像个王. 后来开幕式结束的时候,电视的转播镜头给了一个伦敦的夜景镜头.夜已经很深了,此时的伦敦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伦敦的夜景很迷人,也很安静,不像中国的大城市在夜晚的绚烂,伦敦像是睡着了一般,俯视时只看见伦敦碗中心一团火红.我想,这就是伦敦,这就是英国.它古老,但又现代;它矜贵,但又亲切.它很特别,它让无数人向往,让无数人着迷.

5. 急求一篇写桥的作文

伦敦塔桥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桥,也是自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建于1886-1894年。两端各有一塔。中间一段长60米,分上下两层。下层桥桁可以向上开启,供海轮通过;行人由上层过桥,上层桥面高于 *** 水位约42米。

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

从桥上或河畔,可以望见停在不远处河上的英国军舰“贝尔法斯特”号,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保留得最完整的军舰。

游人可在塔桥上步行浏览,不须收费。参观塔桥可从北边的塔桥乘电梯上去,观看大桥的结构工程,然后从大桥的高空通道上走过泰晤士河,饱览泰晤士河及两岸的秀丽景色。塔内有展室可了解桥的历史及工作情况。在西敏寺桥(国会大厦后面)每天有游船公司协办的泰晤士河游(国会大厦—塔桥),行程近1小时,船费约8英镑。参观塔桥博物馆和“贝尔法斯特”号军舰都要收费,且不便宜。

伦敦桥

伦敦断桥(London Bridge): 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 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所以起名为“伦敦桥”。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观有一种人工无法比拟的神奇!

说白了,伦敦桥是自然的产物,伦敦塔桥是人工的杰作。

6. 介绍伦敦双子桥的说明文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

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伦敦东区商业的上升发展,带动了对伦敦桥下游一座穿过泰晤士河的新桥梁的需求。

但这座桥不能建成是传统的固定桥,因为将会切断当时位于伦敦桥和伦敦塔之间的港口设施, 假如新桥太低的话船就无法开到码头了。1870年泰晤士河下的一条人行地道开通了,但它依然无法取代一座新的桥梁的需要。

塔桥的建造是因为跨泰晤士河交通的发展已远远超过现有桥梁的能力。到了1870年情况变得相当严重,在1874年至1885年间,民众通过各公共机构请愿约三十次督促当局要么扩宽伦敦桥或建一座新的。

1882年8月期间采取的一个耗时两日的全民普查表明,伦敦桥24小时内平均通过的流量(在当时这只有54英尺宽)为22242部车辆和110525名行人。1885年,议会法案授权通过伦敦金融城公司建这座桥。

工作在1886年四月开始,1889年这座桥已经完成了,但出现了困难且议会两次要求延长完成工作的时间。该桥最终于1894年6月30日开通。

1876年,一个特别委员会成立来讨论这个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案。它开始了一个方案设计竞赛,一共收到了超过50个被提交的不同的设计方案。

但此后围绕设计的评估争议不断。直到1884年,由城市建筑师Horace Jones爵士(也是评委之一)提交的一个设计方案获委员会最后批准决定采用。

1886年伦敦塔桥开建,一共建造了八年,五个主要建筑公司和共432建筑工人参加。两座坚固的桥墩共使用了七万吨水泥,桥塔和桥身用了1.1万吨钢铁。

桥塔和桥身的钢铁骨架外铺设花岗岩和波特兰石来保护骨架和增加美观。琼斯于1887年逝世,他的总工程师约翰·沃尔夫-巴瑞爵士成为工程领导人。

沃尔夫-巴瑞改变了琼斯一开始的中世纪式的表面装潢,而使用了更有修饰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哥特式的装饰。1894年,伦敦塔桥完成通车,当时的英国王储,后来的爱德华七世与他的王妃参加通车典礼。

它建成时原本是蓝绿色漆,后来(截至2010年)被漆过14次。伦敦的双臂(此处可能指对塔桥的一种美誉)是当时唯一一个镀金色的事物。

现行方案是基于1976年女王登基二十五周年纪念庆典所申请的。

7. 介绍雾都伦敦作文650字围绕雾写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

从1801年到20世纪初,伦敦因在其于政治、经济、人文文化、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城市中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同时,伦敦还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等。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

英国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它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伦敦塔桥是泰晤士河上诸多桥梁中,位于最下游的一座。塔桥以两座塔做为基底,采用哥特式厚重风格设计。当大型船只要通过时,全长270公尺、重约1000吨的桥身会慢慢打开成“八”字状。

英国伦敦闻名于世,有时间真想去看看啊!

8. 介绍伦敦的语文作文350字

关于伦敦旅行的作文

在我八岁的时候,妈妈带我乘飞机去英国看望我的爸爸,经过大约11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来到了英国伦敦,爸爸在希思罗机场接我们.他是一所大学的访问教授,住在伦敦西边的一个小镇.

在那段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英国的很多地方.首先我们游览了伦敦市中心.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那里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景点,我们参观了英国议会大厦以及它旁边著名的大本钟,这些建筑都紧挨着泰晤士河,顺河而下,不远处就是伦敦塔和塔桥.一条公路穿过塔桥,桥下的水面较高,如果泰晤士河中有大船要经过塔桥,公路上所有的行人和汽车都必须停下来,桥会自动被吊起来,让船开过去.伦敦还有许多博物馆,如著名的大英博物馆,珍藏着许多世界有名的文物,在那里也可以看到恐龙和其他动物的骨架化石.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伦敦眼和其他一些景点.

后来我们还去了英国剑桥市.剑桥是一个很漂亮的古镇,它位于伦敦的东北方,始建于12到13世纪.它是剑桥大学的所在地,以高水平的教育和研究而闻名于世.我们在那里参观了一些大学校园,也照了很多照片.在众多的大学学院中,国王学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希望长大以后能在那里上学.

我的假期很快结束了,之后,我在伦敦的一所小学学习了6个月,并于去年年初回到了北京.我以前从来没有出过国,所以,这次出国旅行让我非常难忘.

伦敦塔桥简介 伦敦塔桥简单介绍

1、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2、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伦敦东区商业的上升发展,带动了对伦敦桥下游一座穿过泰晤士河的新桥梁的需求。但这座桥不能建成是传统的固定桥,因为将会切断当时位于伦敦桥和伦敦塔之间的港口设施,假如新桥太低的话船就无法开到码头了。1870年泰晤士河下的一条人行地道开通了,但它依然无法取代一座新的桥梁的需要。

所以,这座桥的特别之处就是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打开的桥。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塔桥两端由4座石塔连接,两座主塔高35米,方正厚重,风格古朴,远望如两顶皇冠,雄奇壮伟。它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如今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

伦敦塔桥下面的桥可以打开,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3.455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

伦敦塔桥的来历

伦敦塔桥,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伦敦塔桥的来历

塔桥的建造是因为跨泰晤士河交通的发展已远远超过现有桥梁的能力。到了1870年情况变得相当严重,在1874年至1885年间,民众通过各公共机构请愿约三十次督促当局要么扩宽伦敦桥或建一座新的。1882年8月期间采取的一个耗时两日的全民普查表明,伦敦桥24小时内平均通过的流量(在当时这只有54英尺宽)为22242部车辆和110525名行人。

1885年,议会法案授权通过伦敦金融城公司建这座桥。工作在1886年四月开始,1889年这座桥已经完成了,但出现了困难且议会两次要求延长完成工作的时间。该桥最终于1894年6月30日开通。

关于伦敦塔桥的历史和传说

伦敦塔桥英国伦敦塔桥的历史:

1885年英国伦敦塔桥,议会法案授权通过伦敦金融城公司建伦敦塔桥。工作在1886年四月开始,1889年这座桥已经完成了,但出现了困难且议会两次要求延长完成工作英国伦敦塔桥的时间。

该桥最终于1894年6月30日开通。1876年,一个特别委员会成立来讨论这个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案。它开始了一个方案设计竞赛,一共收到了超过50个被提交的不同的设计方案。

但此后围绕设计的评估争议不断。直到1884年,由城市建筑师HoraceJones爵士提交的一个设计方案获委员会最后批准决定采用。

1886年伦敦塔桥开建,一共建造了八年,五个主要建筑公司和共432名建筑工人参加。两座坚固的桥墩共使用了七万吨水泥,桥塔和桥身用了1.1万吨钢铁。

桥塔和桥身的钢铁骨架外铺设花岗岩和波特兰石来保护骨架和增加美观。琼斯于1887年逝世,英国伦敦塔桥他的总工程师约翰·沃尔夫-巴瑞爵士成为工程领导人。

沃尔夫-巴瑞改变了琼斯一开始的中世纪式的表面装潢,而使用了更有修饰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哥特式的装饰。

1894年,伦敦塔桥完成通车,当时的英国王储,后来的爱德华七世与他的王妃参加通车典礼。它建成时原本是蓝绿色漆,后来被漆过14次。

伦敦的双臂是当时唯一一个镀金色的事物。现行方案是基于1976年女王登基二十五周年纪念庆典所申请的。

扩展资料:

作为伦敦的象征,宏伟的伦敦塔桥横跨泰晤士河。其实,泰晤士河上共建造了15座桥,但由于伦敦塔桥是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所以有伦敦之门的美称。

伦敦塔桥具有悠久的历史,1886年开始建造,1894年开始对外开放,作为时间和汗水的结晶,伦敦塔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通行上的方便,还有视觉上的美感。

与其说它是连接伦敦南北区的一座桥,不如说它是建筑艺术的载体。作为一座吊桥,伦敦塔桥的设计独具匠心,它的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下面的桥可以打开。

桥基上有两座高耸的方形维多利亚时代砖石塔。这种设计可以说是举世罕见,从物理承重上说颇为合理,从视觉感受上说颇为壮观,从实际应用上说颇为方便。

伦敦塔桥不但是伦敦的大门,还是伦敦的眺望台。站在43.455米的伦敦塔桥上,极目远眺,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风光,英国伦敦塔桥你也可以凭栏远望,尤其是傍晚,美丽的伦敦夜色尽收眼底。

伦敦塔桥不只有通行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由于桥基上两个方形塔的存在,桥内有商店和酒吧,供娱乐消遣之用。方正厚重,风格古朴的石塔给伦敦塔桥提供了一个融入现代元素的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伦敦塔桥

[img]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