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三的大写-三的大写是什么

admin 2023年01月31日 14:21:42 7
三的大写-三的大写是什么摘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的大写,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本文目录一览:1、三的大写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的大写,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三的大写是什么

叁。

三字详解:

一、详细信息:

拼音:sān

部首:一

笔画:3

二、笔顺图:

三、基本释义: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

3、姓。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再三

[zài sān]

一次又一次:~再四。言之~。考虑~。~挽留。~表示谢意。

2、三峡

[sān xiá]

长江三峡的简称。

3、三昧

[sān mèi]

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4、三国

[sān guó]

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

5、三星

[sān xīng]

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三的大写是怎么写的?

大写3写法:叁。

叁的笔顺:撇折,点,横,撇,捺,横,横,横。

叁,读音[sān]

释义:三的大写形式,一般用于钱财记账方面,如叁佰元整。

阿拉伯数字对应大写表:

大写规则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大写的三字怎么写?

大写的三字写法:

“叁” 字共有 8 画,笔画顺序为: 撇折、点、横、撇、捺、横、横、横。三的大写形式,一般用于钱财记账方面,如叁佰元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注:“志言行三者具,而后身安存。”

康熙字典:

又汉复姓。屈原之後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後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声。《韵会》蘇暂切。《论语》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刑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

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img]

三的大写怎么写呀?

三的大写是:叁。

拼音sān,注音ㄙㄢ。

部首一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3画。

五笔DGGG,仓颉MMM,郑码CD,四角10101。

结构单一,电码0005,区位4093,叠字三叠字。

拆字三个一,统一码4E09。

基本解释: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相关组词:

三峡[sān xiá]

长江三峡的简称。

三合房[sān hé fáng]

一种旧式房子。三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也叫三合院。

三国[sān guó]

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

三不管[sān bù guǎn]

地名。旧指天津市的南市。

三牲[sān shēng]

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种牺牲。

三的大写是?

三的大写写法是叁

一到十大写写法:壹(一)(1)、贰(二)(2)、叁(三)(3)、肆(四)(4)、伍(五)(5)、陆(六)(6)、柒(七)(7)、捌(八)(8)、玖(九)(9)、零(零)(0)、拾(十)(10)、佰(百)(100)、仟(千)(1000)、万(万)(10000)、亿(亿)(100000000);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三的大写金额是什么?

三的大写金额是:叁。

拼音sān。

部首厶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8画。

五笔CDDF、仓颉IKMMM、郑码ZSGC、四角23101。

结构上下、电码0638、区位4094、统一码53C1。

笔顺フ丶一ノ丶一一一。

基本解释:“三”的大写。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

相关组词:只有一个。

基本释义[ sān tiān liǎng dì ]

是原为易卦立数之义,古代指天取奇数,地取偶数,三是奇数的开端。

形近字:参。

参cān

1、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