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历届茅盾文学奖(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和作品)

admin 2022年11月07日 17:30:52 8
历届茅盾文学奖(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和作品)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有哪些?2、...

本文目录一览: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有哪些?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有《李自成》、《东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长恨歌》等。

1、李自成:

《李自成》描写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并从中总结了其最终失败的历史经验。小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力图展示出一部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东方:

《东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英雄团为中心,把前线和后方穿插交错起来进行描绘,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描写,展现了中朝两国人民进行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

4、平凡的世界:

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5、白鹿原: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历届茅盾文学奖哪篇作品文学成就最高?

茅盾文学奖与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而设立的,可以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必须为长篇小说,而且要求字数在13万以上,奖金为50万元。迄今为止,茅盾文学奖已经进行十届,评出48部优秀文学作品。茅盾文学奖已经是第十届了,作为一个70后而言,在二十年前就听到这个文学奖,我刚才看了一下历届的获奖文学作品。

从第一届开始,都有代表作:比如第一届的古华《芙蓉镇》,刘晓庆主演同名影视剧作品。第二届的张洁《沉重的翅膀》,带有伤痕文学特色。第三届的路遥《平凡的世界》,一个农村青年的成长之路,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让我读的如痴如醉,不忍释卷,甚至还会想到学校时代的读书生活。第四届的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家族的兴衰讲述历史的变迁,其影响力与日俱增。第五届阿来的《尘埃落定》,也是一部很耐看的小说。第六届的几部小说没有看过,不加评价。第七届贾平凹的《秦腔》算是给了贾平凹一个身份,麦家的《暗算》开启了另一题材。第八届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蛙》上榜,第九届有王蒙、苏童的作品,第十届则是梁晓声的《人世间》,这部小说没有读过,倒是读过《雪城》,《雪城》也拍过电视剧好像。

茅盾文学奖是体制内最主流的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所以,一些作家作品可能很难上这个榜,比如当下的网络小说,一些非主流的小说,哪部作品最好呢?个人觉得一部好作品应该能够震撼人心,有强烈的时代感,《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穆斯林的葬礼》、《暗算》都是很值得一看的小说,如果说非要选出一部来,作为70后的我,会对路遥《平凡的世界》厚爱有加。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有哪些?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历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历届茅盾文学奖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茅盾文学奖的历届名单

1、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3)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4)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5)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6)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7)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2、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1)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2)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3、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1)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4)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5)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徐兴业,

《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4、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1)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2)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5、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1)张平,《抉择》

(2)阿来,《尘埃落定》

(3)王安忆,《长恨歌》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6、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1)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

(2)张洁,《无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

(4)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

(5)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7、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1)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4)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8、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1)张炜,《你在高原》

(2)刘醒龙,《天行者》

(3)莫言,《蛙》

(4)毕飞宇,《推拿》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9、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1)格非,《江南三部曲》

(2)王蒙,《这边风景》

(3)李佩甫,《生命册》

(4)金宇澄,《繁花》

(5)苏童,《黄雀记》

扩展资料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本届评选范围是2011年至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及苏童《黄雀记》(按得票数排序)五部佳作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格非三部曲是作者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的三部曲。前两部,《人面桃花》写的是民国初年的知识人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理想的探索;《山河入梦》写的是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而《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矛盾文学奖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有哪些

1.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2.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3.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著 (第一部:《花城》1986年第6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12月;第二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4月;第三部:《黄河》1988年第3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0月)

《少年天子》 凌力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2月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1月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

2部荣誉奖作品:

《浴血罗霄》 萧克 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金瓯缺》 徐兴业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4.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白鹿原》(初版) 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

《战争和人》(三部曲) 王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989年、1992年

《白门柳》(第一、二部) 刘斯奋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1991年

《骚动之秋》 刘玉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7月

5.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抉择》 张平著 群众出版社1997年8月

《尘埃落定》 阿来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

《长恨歌》 王安忆著 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

《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 王旭峰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998年

6.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张居正》熊召政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11

《无字》  张洁(女)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1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4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3

《东藏记》  宗璞(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4

7.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8.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9.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江南三部曲》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4月

《这边风景》        王蒙      花城出版社       2013年4月

《生命册》      李佩甫     作家出版社      2012年3月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黄雀记》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13年8月

扩展资料:   

部分获奖作品简介:

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农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长篇小说,发表于《红岩》1979年2期。

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

原是农村积极分子的许茂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变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儿许秀云的遭遇最为不幸。作品从秀云的婚姻波折中透视出这个偏僻山村所发生的政治风暴,反映出深广的时代内容。

小说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许茂、秀云、金东水等主要人物性格鲜明。

2、《沉重的翅膀》

作者----张洁

《沉重的翅膀》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

女记者叶知秋写了有关陈咏明改革的报告文学,反响很大,但有人借机造谣中伤郑子云。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

该小说着重描绘国家重工业部及其所属曙光汽车制造厂的改革进程和纠葛纷纭的矛盾,表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所经历的复杂而艰巨的斗争。

该小说对改革的紧迫性与艰巨性以及所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描绘,对改革大潮之下的种种人情世态有着全方位透视,笔墨饱满,议论精辟,独具风格。

3、《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4、《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5、《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8年。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6、《历史的天空》是徐贵祥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本书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十届全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该著作在2014年被导演高希希拍成电视剧播出。

7、《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

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8、《你在高原》当代作家张炜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2年。

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宁、曲两家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高原”人们的生存方式,并在其中穿插了家族历史与祖辈和父辈的悲剧人生。作者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独具特色。

该小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它结构奇特:主人公前后统一,但每一本又可以独立。

9、《生命册》是李佩甫所著,2012年4月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

《生命册》是其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

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茅盾文学奖

阅读
分享